第二天清晨,我们没有被这山林间的鸟叫虫鸣给唤醒,倒是被一阵该死的持续不断地闹钟给吵醒。
不用怀疑定闹钟的那厮准是学霸黄书书。我们宿舍哥几个从来没有定闹钟的习惯,因为除了我,基本都是闹钟都叫不醒的家伙。更别说是6点那么早的闹钟,简直是天方夜谭。结果自然是用极其怨毒的目光蹬着黄书书。
黄书书则拿着牙刷牙杯毫无表情的走开了。最后顶着钛金熊猫眼的我迷迷糊糊听到了句话“你们难道都不看时间表的吗?”
一个小时以后,帐篷外靠近盗洞的空地上,集训的人都站成了几排。季东林,范成还有李思琪等人自然早已经是身在其中,唯独只有4个人没有在队伍中。
那4个人就是我宿九五,陈小可,曾广和沈公子沈崇文,5044人组。这时的武成兵被分到了其他组。
我们504宿舍这回可是“红极一时了”人人都认识我们了。成为了实训第一天迟到的4人组。而且还是季东林当着全员的面喊武成兵去帐篷叫才叫醒的。
一顿瞎捣鼓收拾,我们4个人慌忙穿好衣服鞋袜,从众目睽睽的眼光中穿行,不时传来一阵哄笑声。
我们几个是衣衫不整,蓬头垢面。顿时是耳根红到脖子,发烧的要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眼睛都不敢正眼朝季东林那边看。
曾广嘀咕着“这黄书书什么玩意,也不喊咱们一声!”
“白眼狼”陈小可翻了个白眼。
我突然间想起那句“你们难道都不看时间表的吗?”学霸本身就是话少的人。其实是已经提醒过我们了,怪不得别人。
只听见老季严历地说道“你们帐篷4个,今天任务结束后,留下来继续整理现场,往后每天这活都归你们,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说着季东林朝黄书书的方向说了句“黄书书你虽然早起,却没有叫起帐篷的同伴,你也一起留下。”
黄书书看向季东林微微变了表情显然也很是不爽。
陈小可这时在我们中间小声嘀咕“这小子活该”
曾广则是说道“老子受罚,有一个垫背的也不错!”
沈公子则是叹道“株连蔓引,殃及池鱼!可叹可叹!”
在阎魔季东林的严厉批评和同学们的笑闹声中我们排入了队列。
探方分布法
只听季东林说道“言归正传,今天是实习的第一天,无规矩不成方圆,相信大家对于田园考古工作流程图有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一定要遵守纪律严格按照流程和老师们的指导进行操作。”
“其他不多说早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如何划探方。”
前排的刘明和郑强你们出来下。”
说着季东林的手上不知何时居然多出了一个皮尺。就顺着递到了他们手中。
“你们两个拿着这个去把那几条线测量下。然后测完把数据念出来”
“要说这探方法是最常见的发掘法,就是我们以选择一个基点,把考古现场当做一个整体通过象限将整个现场进行网格划分。然后把每块网格单独下挖的方法”
这时刘明口中念出“季老师5米”。然后他们又去测另一个。“这边也是5米。”几次测量下来。队伍跟着测点的两人移动。
季东林说道“通过刚刚的测量我们得知这些四边形都是5米的正方形,我们反推,网格划分就是将偌大的实地按照象限分割成等布的正方形,我们把它叫做布方!”
“来,你们看着正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是不是还有均布的分界线。”他指着网格的交界说道。
“是的”
“我们把单一的探方从西南角向东4米向,向北4米再划线,两边留下各自1米的区域,也就是分界线隔出的方形。叫做隔梁,隔梁把不同的探方分开,我们一般是先挖探方4x4的部分”
“同学们是不是有疑问,这隔梁就不挖了吗?当然不是,这隔梁起初起到分界的作用,通常一般隔梁与隔梁相交的1x1的正方形保留,其他都可以挖掉,那保留下来的正方形柱子,我们把它叫做关键柱,它是作为土层考察用。一般保留,必要时也会一并挖掉”
“探方划分好后我们考古人员会对其进行编号,具体的编号规则这边就不细讲了……”
我听的很认真,之前都是在电视上书籍上看到有关考古的消息,如今亲自参与到这样的实训中,怎么能让人不兴奋。
另外的几个人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中午,实习的临时食堂也就在搭建的工中。在临时食堂中,我们见到了考古实习中除了刘宝山那匹人外的另外几个人。
食堂的厨师是刘宝山请来当地的村民叫林达开。林达开夫妻两人专门负责这次的考古实习的餐饮问题。林达开长得很胖,一米六五左右的个,皮肤黝黑,挺着个怀了8个月的大肚子,这人长的一般可是做的一手好菜,听说以前是煮大锅饭的掌厨。
他的老婆叫邱细凤,专门负责临时食堂的打菜服务,却是个身材纤瘦,脸部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的妇女。她头上带着陕西特色的布式头巾,看上去就是陕北土生土长的农家人。
打完菜,我们哥几个就坐成一排。曾广突然手动了我下。
“吃饭刘好好吃饭,你小子给我安分点!”我非常不爽。
结果这曾广凑过我耳边轻轻说“九五你看,坐咱对面那两人是不是有些奇怪?”
我一抬头,就看见对面坐着俩陌生人。看他们的穿着,应该是刘宝山请来搭建工房和其他设施的工人。
其中一个长的五大三粗,胡渣满脸,国字脸,正在大口大口的吃着面。非常粗大的手上还拿着馒头,使劲的啃着,像是几个月没吃上饭的饿鬼。
另一个带着安全帽,按理说这正常人吃饭都会尽量把这重帽子给卸下来。可他却倒好,不仅没卸,反而把头深深地埋进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