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星河道:“二师弟在焚香斋戒,已经闭关七天了。”
“辛苦他了,”师娘温声道,“等过了这阵子,让云儿好好休息一下。”
段星河点了点头,师娘从梳妆匣里取出一根金簪子,交给他道:“前阵子我在山下订的衣裳和鞋子应该做好了,你带人取回来。你把这簪子当了,把红绸、美酒,猪牛羊三牲置办齐备了,还缺什么也一并买回来。”
簪子沉甸甸的,段星河的目光微动,一时间没接。师娘道:“怎么了?”
段星河道:“这是师娘的嫁妆么?”
师娘知道这孩子懂事,不想让自己破费。但现在门派里需要钱,只能先应急。她道:“我还有别的首饰,没事的。”
段星河没什么办法,接过了簪子道:“弟子下午就去。”
他出了门,另外两人等着他。伏顺道:“大师兄,师娘让干什么?”
段星河把簪子揣在了怀里,道:“先去吃饭,等会儿跟我上集,买东西去。”
下午赵大海赶着大车,前头套着一头老黄牛,车上载着段星河和伏顺,慢悠悠地出了山门。
一阵大风刮来,把他们的头发吹得烈烈飞舞,沙子和石头噼里啪啦地飞了起来。伏顺拉起兜帽裹着头,道:“风这么大,该不会要下雨吧?”
上午还好好的,此时却阴了起来。段星河抬头看了一眼天,太阳隐藏在一层层云山里,透出一点阴沉的红光。
嗡——周围的景色仿佛扭曲了一下。段星河向身后望去,没有任何异常。他摇了摇头,怀疑自己最近太累了。
赵大海有点犹豫,道:“大师兄,走么?”
祭祀马上就要到了,得在客人来之前把东西准备好。段星河打起精神道:“去吧,早去早回。”
赵大海便啪地一挥鞭子,驾着牛车向山下走去。
逍遥观位于巴蜀之中,在修真界中有些历史,却又无足轻重。他们的祖师爷向虺神祈祷,获得了一身神力。作为代价,其子孙要世代镇守此地,不能忘本。
此处没什么香火,日子过的十分清贫,大家一门心思立志修仙。人越穷,就越视金钱如粪土。二十年前,二师叔实在过不下去了,一咬牙一跺脚,出去做了个游方道士,帮人找失物、算命、捉鬼降妖,千辛万苦攒了些钱,自己立了个道观,叫做天心观。
二师叔熬出了头,越发觉得留守在青岩山里的穷亲戚面目可憎。逢年过节,总要带儿子和门下弟子回来瞧瞧他们,嘴上说要帮衬同宗同源的好兄弟,主要还是为了回来气他们的。
师娘清楚小叔的心思,提前去山下给弟子们定了新衣裳和鞋子,就是不想让自家的孩子被外人看轻了。
道观里的人多,没攒下几个钱,师娘给的金簪是自己带来的嫁妆。段星河叹了口气,师父要是在的话,也不至于这样。可他半年前就消失了,连只言片语都没留下,也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师父名叫魏清风,四十过半年纪,平日里不怎么说话,一心想着修道成仙。他炼药的本事很高明,每过一阵子都会出去云游一段时间,出去一趟就够养活观里人两三年的。因此山中的日子虽然清贫,大家也不至于担心过不下去。这次魏清风离开,大家觉得跟从前一样,师父应该又出去卖药挣钱了。
段星河把簪子掏出来,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簪子上刻着水波花纹,不是足金,但也值不少钱。他叹了口气,觉得当掉太可惜了。师娘平时都舍不得戴这根簪子,可家里穷,又需要钱招待客人,实在没有办法。
伏顺躺在大车上,头枕着臂弯,看着灰色的天空道:“我觉得吧……师父有点对不起师娘。师娘长得那么好看,还倒贴嫁妆帮他养这么多人。他倒好,一甩手就跑了,连去哪儿都不说一声。”
段星河靠在车边,道:“背后蛐蛐师父,大逆不道。”
伏顺道:“我说的是实话嘛。”
段星河扬了扬眉头,其实心里也这么觉得。师父的容貌生得一般,年纪还比师娘大十多岁。虽然这么说有点不恭敬,但在这些孩子心里,师娘比他好太多了。
伏顺好奇道:“大师兄,师父是怎么娶到师娘的,你知道么?”
段星河想了想道:“好像是师娘的父亲得了一场大病,师父帮忙治好了。师娘感激他,就嫁给他了。”
伏顺喔了一声,嘴角微微一咧,仿佛觉得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师娘名叫乔月柔,是山下教书先生的女儿。她虽然不是修道之人,却知书达理,把观里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师父得了这么个贤内助,对她却总是淡淡的,让师娘有些郁郁寡欢。
过年的时候,师娘在讲经堂里写春联、剪窗花。大家围着她都很高兴,但是一见到师父来了,就都老实拘谨起来了。
段星河把簪子揣回了怀里,心里想:“其实师父失踪了也不是件坏事。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的,日子过得也挺好。”
老黄牛拖着车,慢吞吞地来到附近的镇子里。街上人来人往的,比山里热闹多了。段星河找了间当铺,把金簪当了二十五两银子。赵大海驾着车来到裁缝店跟前,伙计们抱出了厚厚的好几沓衣裳,热情道:“好几天前就做好了,就等着小道爷你们来取呢!”
段星河和伏顺把做好的道袍和布鞋搬到大车上,又买了几匹大红棉布,放进两个大竹筐里。赵大海道:“大师兄,再去哪儿?”
段星河道:“去骡马市吧。”
赵大海提起鞭子抽了一下地,赶着老黄牛往前走去。他道:“一定要用大三牲吗,小三牲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