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让周平感到幸运的是,他离开军营前带着宋军行军时的负重,从帐篷罗盘到水壶火折子甚至是食用的作料都一应俱全。
清除出一片土地,周平在背风处扎营,然后脱去鞋子,绕着帐篷走了一圈,就像孙大圣用金箍棒画保护圈一样。
这是有经验的猎人常用的手法,入了林子就要遵守原著居民的习惯,野兽都会用自己的气味标记地盘,周平只是入乡随俗而已。
第一个晚上,周平没敢生火,只拿出干粮填饱肚子。第二天他打了野兔吃。第三天干粮差不多吃完,他只能去更远的地方寻找食物。
第四天傍晚的时候,周平终于找到了水源,只要沿着水源向上走,就一定能找到人烟。
欣喜如狂的周平一时间忘记了一个重要常识——除了人类,野兽也喜欢在水源附近出没。
大型食肉动物在捕食完毕后都会口渴,嗅觉听觉的灵敏使它们抢在周平察觉危险之前就注意到了另类的食物。
周平在河边挑选好位置,为了明天的行程他决定早些休息,养足精神赶路。
当晚,离他不到两里的赵允让接连打碎的杯子都可以组成一套完整的茶具了。
“爷是不是不高兴?”入画问酉戊,后者表情空白。
从小瓶子离开那天起,赵允让就心不在焉的总是走神,唯独今天心神不宁的症状最是强烈。
就像是预示不详的钟被敲响了。
赵允让找到入画:“小瓶子什么时候回来?”
入画已经不记得是第几次回答这样的问题了:“我哪里知道。”
“半点消息也没有?”赵允让又问。
“爷,我要是知道,敢瞒着你吗?”入画无奈道,“不要着急,小瓶子的武功你又不是不清楚?没什么能难得住他的。”
小瓶子离开前曾百般叮嘱,所以赵允让并不完全相信入画,尤其是现在小瓶子杳无音信。
为了保证苦肉计的成功,周平并未给小王爷带口信,这也是赵允让如此焦虑的原因之一。
默默回到房间,赵允让想要坐下来,心却仍然一个劲不安分地快速跳动,不断地消磨自己的耐性。
多次深呼吸,也一再改变姿势,赵允让依旧无法让心安静下来。
“酉戊,你去城中打听一下小瓶子的消息。”
酉戊回绝得十分干脆:“不成,属下接到的命令是‘不离主子半步’,严禁任何陌生人物和危险物品靠近。”
赵允让连连诅咒,故意说得很大声给酉戊听,可惜全无作用。
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跑上三楼。
张环对自己的侄子抱有很大的信心,劝道:“早点歇着吧,小瓶子福大命大,死不了的。”
“万一瞎了眼睛断了胳膊瘸了腿呢?我从来没这么慌过,张狐狸,你是小瓶子半个亲人,他要真出了事你也不会好受。”
张环自嘲地笑了,声音里溢出苦涩:“我连亲弟弟的死活都没管过,更别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臭小子了。”
“你不去我就自己去找,反正待在这里也不能安心,遇到猛兽就让他们咬死我算了!”
“小王爷这是何必,去了一个小瓶子,有失必有得,老天说不定会补偿你一个小罐子小坛子。”
“可小瓶子只有一个!”赵允让的语气认真地让人害怕。
兄弟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
大家都在红尘里飘,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超然。
凡人不是圣贤,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我疏解劝诱之下的心理暗示并不是真正的超然。遭遇挫折失去信心和看到挑战心生怯意,反复告诉自己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屑做或者不想做,这种‘超然’不过是调整后用来欺骗自己的假象。不管这种自我欺骗能否真的给平淡的生活带来快乐,它都是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偶尔也这样自我安慰的旁人没有权利批判闲话。
也正是因为如此,周平才没有对把自己泡到酒坛子里的张狐狸做什么。
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跨不过去的坎,张狐狸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死巷子。
张环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除去江湖上人尽皆知的‘盗圣’外号以外,他从未和任何人讲过成名之前的故事,连交情最铁的周密也被他蒙在鼓里。
宋朝是中华五千年自然灾害爆发频率最高的年代,地震连着水灾,偶尔还有沙尘暴肆虐。
张环出生在金陵(即南京)的一家普通农户,没遭灾的时候日子也算富足,白天摸鱼捉鸟调皮捣蛋,不出意外的话会在八岁时送入学堂,读书光耀门楣或者继承家里的五十亩良田踏入本分老实的劳苦大众行列。
在他那早产的弟弟出生以后生活稍微变得紧张起来,替弟弟寻医看病就耗去了家中的大半储蓄,随着天降横祸,村庄田地被水冲毁。一家人流离失所,他爹娘熬不下去,只得将高烧不退的四岁稚儿遗弃在山岗上。
比弟弟大上两岁的张环过不了多久也被卖了,这实在怪不得他爹娘,卖入富贵人家在那时是唯一的活路。
等官府以最快的速度发粮救济,张环的父母仍然没挺过去,成为路途上的饿殍。
张环从主人家逃出,用草席裹了父母的遗体下葬,又给弟弟立了衣冠冢。
没有石碑,他就找了两块木板,歪歪扭扭地写上字。
字是隔壁邻居家的小孩教的,他年纪大,上过学堂,有空没空地总爱炫耀,张环就跟他学了自己和弟弟的名字。
当时,张环压根就没抱弟弟能够生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