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华盟文章>大雅之堂好看吗 > 第69章(第1页)

第69章(第1页)

世雅这是在以事喻世,可是:“与科考何干?”

岑染继续很没形象的歪在榻上,咬着一个鲜淋淋的果子,非常没有规矩的回话:“先把这册子以无名氏的款印出来,离科考还有七天,三天后出卖。”文人士子说得正经,但其实很爱看这等小说,尤其是某些爱出风头又不真正做文章的风流之辈。很快这本小说便会在京城流行,故事自然前后发生。

再然后嘛,岑染从榻上起来,行至书案后,写了一纸素签行到哥哥面前。

“这便是这次考试的文题!”

—————————

盛华科考以国学考为最终试。国学考不比乡试府试省试,题面上没有多如牛毛的问答题,用以检验生员是否熟读经史,长问百家。国学考为期三天,三日三道试,每试一题。三场文章,皆看各人发挥。

考题年年不同,但总归都是国家社稷、起码也是君子修身之事。可是这次科考的三道题目却出得极其古怪。第一道题为《三生三世》,第二道题则为《十里桃花》,第三道题目竟然为《修真》!

绝对诡道的题目惹得各家仕子大发惆怅,新任太子殿下到底要干什么?

有‘兴趣广泛’的立马联想到了这几天在京城内外甚是流行的神话本子。有‘消息灵通’的则从神话本子联想到了那位位在东宫,极受太子宠爱的太子养妹沈世雅,难道这题目竟然是那位沈世女帮太子拟的?又有‘心思深重’的则从那本神话本子的故事里引申出无数深义来;自然还有那‘苦头呆脑’的对着题目发呆良久后,绞尽脑汁想着题目与精忠报国之间的关系……余余等等,什么模样的都有。

所以当最后一干考卷呈到国子监诸师面前时,实是精彩纷呈。诸师在得知三道题目后,也非常纳闷东宫太子的意向,看到如此五花八门的回论自然更是无从下手。每年科考均以文笔思路精忠国事为主要选取项目,可今年……十几位翰林监师商量半天,最后将二百多份考卷,革去书墨粗俗者,字迹不佳者,文笔不通者,终录了六十八份呈到圣前。

却不想景帝居然在翻阅一遍后,便将试卷命人全数送至东宫,谕太子全程选定评准。

十日后朝会上,太子叶锦天当众宣布此界科试的最终结果:状元搬给东江仕子徐士铮,榜眼是北垣仕子路则诚,探花郎则是朝学仕子上官世亨。三甲之外,另取十名朝学生员,二十名平民学子,共三十生员进国学监。余下二十五人,以二甲排名,按制晋进士位,留名于吏部,观察再看。

皇帝对此没有任何表示,朝臣对于这种结果也无异议,他们等的是置留东京城的那些仕子们的反应。

每次科试会考后,京中都会流言蜚语、谣言四起,不服起闹者多不胜数。这次朝试,从头到尾都由太子所掌,一若出事,便有后绪可看了。

却不料,东宫竟在旨下当日,将一概考生答卷张帖于国子监院墙之上。按取试名次排列,每张考卷后都有太子批注。

一如状元徐士铮的考卷上,太子便有批录:徐状元精通诸子百家,内外兼史,三篇文章旁征博引,皆是圣人教训,处处皆现规劝太子勿在偏术治国,当以正道而行的诤诤忠良之心。是以,点状元弟。

一如榜眼路则诚的考卷后,太子批注:路榜眼精史通达,禀性纯真,不沾杂志,上命为何,便起注为何。纵使题目偏颇,也只应题应景,全心而作。此等人才,配入翰林院,终生侍奉孔孟,是以,点榜眼弟。

三如探花上官世亨。上官世亨与沈世宗在朝学时本便亲近,被点探花后,多有不服起哄者。可在看到太子殿下在上官世亨的考卷上所题的内容后,却尽皆无语。太子注:上官探花三篇文章各有风采,第一篇三生三世,取佛道二礼参人生起伏取舍,少年得悟如此,灵慧得彰;第二篇十里桃花,却又以夜白相恋为表,深述国事家事之纷扰。第三篇修真最妙,言哪怕杂书异册,亦有引人深思之义,心正则笔正。列举诸多杂书里可品鉴世人之理,又以民俗杂事为辅,定修真之真义,不过真心待人真心侍主,简单明了却意味深远。文采风流,诗词华藻,最宜探花之名。

至于那三十名被取入国学监的仕子,每个文章风格皆不相同,太子殿下各有评赏,却在统后共注:取国学仕子为的便是修立他日国家栋梁,国事纷扰方方面面俱有,是故取才不可取一道者。这三十名仕子出身各皆不同,相信所见所感皆相异,他日辅佐朝堂才是盛华之幸。

余下二十五名仕子的考卷后,评注便比较尖锐了。有的评点堂堂男子沉迷情爱,三篇大试内容却皆是儿女私情,全无国家大计。又有评说此文便以小说杂谈引深家事国事,却心术不正,只论偏术应对不讲正道教引。又有评说说此仕子三篇文章却是三种道理,心志不坚,盼以回赴修身,早定志向……杂杂种种,理由均自正大,让各家仕子几乎挑不出毛病来。却又尖刻,即使心有不满,却不敢光明正论文中异题。

是故,一场科考,虽然前前后后纷浪芸芸,焦点却始终集中在题目偏怪,天意难测上面。对于太子殿下的终复,虽然仍有些许人等不服,却也不曾闹出太大的祸事来。

半月后,仕子们纷纷离京后,便更无二话在民间多传了。

至于朝臣宗室心中嘛,却各自雪亮。

这位太子果真有机智巧才!

先以杂书诱人邪想,后又在偏题轰炸。那等题目就算是有人从东宫偷出来,现予人前也毫无用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早做准备,也无从做准备,甚至帮了准备也白搭。因为太子殿下最后取才的方向很有‘特点’。状元要有规劝之心,尽忠之才;榜眼却只需读书成瘾,侍奉孔孟即可;探花郎则是需要文藻华丽、风流多赏。国子监生员的取才最有特点,居然在同等文章中取了地域来定名。打的旗号才叫一个响亮,出身不同了解不同,他日出仕为官才可真正的为国效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