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华盟文章>诡道修真路破解版 > 第73章 悟能努力三藏谈诗(第2页)

第73章 悟能努力三藏谈诗(第2页)

然而,孙悟空却始终保持着警惕。他察觉到这看似宁静的木仙庵中似乎隐藏着某种危险。他暗中观察着这些老者的一举一动,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故。

正当他们谈得兴起之时,突然气氛变得诡异起来。那些树精藤怪们的眼神中露出一丝贪婪,他们试图引诱唐僧留下,与他们一起修行。唐僧这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危险之中,心中惊恐万分。

孙悟空见势不妙,立刻现出本相,大喝一声。那些树精藤怪们吓得惊慌失措,纷纷逃窜。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人则赶紧保护唐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在那荆棘岭中,孙悟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他那火眼金睛如两盏明灯,不断扫视着周围那密不透风的荆棘丛。每一根尖锐的刺在他眼中都清晰无比,仿佛任何潜在的危险都无法逃脱他的洞察。

孙悟空紧紧跟随在队伍一侧,手中那如意金箍棒此时仿佛也感应到了周围环境的凶险,散发着阵阵神秘而强大的气息。金箍棒通体闪耀着金色光芒,棒身之上的龙纹浮雕若隐若现,仿佛随时都能活过来一般。那沉重的棒身,散发着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感,让人望而生畏。

当猪八戒奋力挥舞着九齿钉耙,在荆棘中艰难开路时,孙悟空也时刻关注着他的情况。若有那特别粗壮或坚韧的荆棘枝干阻碍了八戒的进程,孙悟空便会毫不犹豫地挥起金箍棒,精准地击打在那些顽固的荆棘上。金箍棒落下之处,空气仿佛都被撕裂,发出阵阵呼啸之声。那荆棘纷纷折断,碎屑如雪花般飞溅。金箍棒所到之处,无坚不摧,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挡它的威力。

在众人艰难前行的过程中,孙悟空还会时不时跳到高处,查看前方更远的路况。他身姿矫健,如同一只敏捷的灵猴,在荆棘间轻盈地跳跃。手中金箍棒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这片荆棘之地宣告着它的主人的强大。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之处,他便会立刻发出警告,让大家提高警惕。

当唐僧被荆棘划破衣衫,孙悟空会关切地询问师父是否受伤,眼神中满是担忧。他会小心翼翼地为唐僧拨开那些靠近的荆棘,手中金箍棒也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金箍棒就如同孙悟空的忠实伙伴,与他一起守护着唐僧师徒四人的西行之路。

尽管这荆棘岭的困难重重,但孙悟空始终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敢、机智和强大的实力,以及手中那威力无穷的金箍棒,为师徒四人在这艰难的旅途中保驾护航。他的存在,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予大家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王道广阔平坦,世间路途看似坦坦荡荡,原本并无荆棘,然而荆棘实则生于人的心中。每个人的胸中都存在着荆棘,人人胸中都有荆棘,于是荆棘便弥漫天地之间,又岂止是一个荆棘岭呢?这一篇章特意借助荆棘岭,来概括从古至今,无不是这样的情况;借木仙庵众人谈诗,来概括从古至今谈论道的人,都有荆棘,没有不像这般谈诗所呈现的状况。

《南华经》中说:“迷阳,迷阳,不要伤害我的前行;却曲,却曲,不要伤害我的双脚。”这是在感慨荆棘的充斥使得前行艰难。我不避讳荆棘所带来的嫌隙,暗自努力如同天蓬元帅一般的力量,全面地来论述:凡是古往今来那些鸿篇巨制、华丽辞藻,文采绚烂缤纷,知识渊博且核心突出,机敏巧妙绝伦的作品。有的故意写得晦涩难懂,以夸耀其深奥;有的肆意言论触犯忌讳,以逞显才情;有的宏大辩论百转千回,滔滔不绝,以作为议论的资本。但考察其实际的意义,完全与身心性命之学无关的,都是荆棘!不仅如此,凡是着书立言,谈论玄妙阐释幽深道理,却不能身体力行,只是拿着笔卖弄口舌,道听途说,即使把道理说得尽善尽美,可以作为法则传承,也不过是如同鹦鹉巧舌如簧,轻慢侮辱圣人之言,都如同在木仙庵谈诗一样,而且是荆棘之中尤其严重的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天生儒、道、佛三教圣人分别在不同的时候度化世人,他们原本都出自《河图》《洛书》、太极、阴阳造化之道。但后世道家、法家、禅宗分门别派,各种邪说纷纷产生,争相鸣叫炫耀学说,互相贬低诽谤,这又都是荆棘中的荆棘!儒教秉持中庸、精一之道,心胸开阔公正,以民为同胞、以物为同类,极为恰当不可改变,这与道家的守中、定慧,有欲无欲、无我无人又有什么不同呢?孔子还用“犹龙”来称赞老子,还说“西方有圣人出现”。但后世之人拘泥于章句,不能亲身去体会实践,读到“玄”字就必定排斥,自己背离了伏羲、文王关于玄黄的道理却不知道;看到“空”字就必定斥责,自己背离了孔子“空空”的说法却毫无察觉;谈论“真乙”之气就必定怀疑,自己不明白孟子“养气”的精妙却不自知;说到“真空”就必定认为不同,自己背离了子思“自诚”的要旨却不言语。说到构建理论道理,岂是在字句上争论呢?却故意进行排斥贬低,以为是在为圣道设防,那心胸开阔公正又体现在哪里呢?这不是想要剪除荆棘却让荆棘在胸中横生得更加厉害吗!

按照《黄帝内传》记载:道教开始于元始天王,开辟混沌,确定天地人三才,化生万物,到周朝的时候老子传授《道德经》五千言;按照《周书》记载:儒教始于黄帝,命令苍颔创造文字,才有了书契,到周景王二十年孔子出生,而宣明儒教;按照梁王《佛统》记载:佛出生在东印度国,那时是周庄王九年四月初八日。从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法开始传入中国并广泛流行。曾经考察东印度国人,性格强健,喜好杀伐,把战死视为吉利,把善终视为不祥。老子出函谷关,创作浮屠法来教化他们,让他们内外剪除不良,不伤害身体,名叫“浮屠”。周庄王九年四月初八日,恒星看不见了,星星像雨一样陨落,这天夜里释迦牟尼出生,能修行老子的道,国人尊崇他称为“佛”。佛就是中国所说的“神”的称谓,其次称为“菩萨”。那个国家的人种类繁多,没有鳏寡孤独之人,所以人们愿意往生到那里。然而佛教从中国传到西方,又从西方回到中国,不是蛮夷之教。老子实际上就是佛祖,佛实际上是演绎老子的道法;神就是佛,佛就是神,不过是中外发音不同罢了。儒教本源于黄帝创造文字,阐发三才化生的精妙道理,黄帝实际上是儒教之祖,孔子只是宣明其教,为何后世认为黄老与儒教不同呢?总的来说是因为不知道三教的源流,而荆棘在胸中横生得尤其厉害!佛,就是神;神仙,也是神。至诚如同神,神圣而不可知的称为神。同样都称为神,却一定要说儒教与道家、佛教有差异,这岂不是自己生出荆棘吗?天帝爱护他所生所化的人物,特意生出圣明天子来主宰他们,养育他们;特意生出三教大圣人来阐明造化的道理,极尽教化的方法,改善万万世的气运时机。同生于一个时代,分不同途径引导世人,天帝实际上在监视着。

我听说,老子的后代以道学传承显耀家族,耶输陀是释迦牟尼的妻子;罗睺罗是释迦牟尼的儿子;释迦牟尼上升的时候,妻子、儿子悲痛欲绝,哪里像现在的鳏夫寡妇呢?后人厌恶佛教的流弊,却不厌恶儒教也有流弊,固执己见不加以考察,摘取其中的一句一字,就加以诋毁诽谤,侮辱圣人违背天意,胸中自然横生荆棘,又如何剪除世道的荆棘呢?现在的儒者,拾取时文,希望博得功名利禄,他们发端起念,只是以谋取利益、追求荣华富贵为目的,不知道性命是什么东西?不知道康济天下有什么功劳?他们所知道和所能做到的,与经书所记载的完全不同,儒教的异端,比道家、佛教更加严重,却不知道剪除荆棘,我不知道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不得不写这荆棘之说,为天蓬元帅般的努力增添一臂之力。对于这本书,说魔说怪,人们看作是道中处处生荆棘,而我看作是道中步步布芝兰,有识之士可以从中采纳。

这一篇章开头伏龙寺的众僧不知进退,妄想着一同前往,他们不懂得道中的荆棘之多。孙悟空变成老虎止住他们,有“大人虎变”,不是众人所能认识的道理。到了荆棘岭不能前进,诗中说:“处处薜萝缠古树,重重藤葛绕丛柯。为人谁不遭荆棘,那见西方荆棘多。”正说明西方也有很多荆棘,就是指木仙庵“四操”空谈诗文之类的情况。猪八戒说:“若要度过,还得依靠我。”责任在于自己能够亲自剪除荆棘。“身躯变长二十丈,把柄变长三十丈,双手使钯,左右搂开。”这是说身体具备天地二仪,手握天地人三才,结合五行而明白戒性,努力剪除荆棘的意思。所以说:“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

来到一段空地,忽然被十八公等会友谈诗。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所吟诵的诗句,都是在说他们自身的角色,其意义自然明白。只有他们说“我们不是‘四皓’,而是深山‘四操’。”这是为了说明世上修道的人远离世俗躲避喧嚣,寄身于深山,假托隐逸旷达的情趣,高谈性命却完全没有实际学问的人,都是道学中的曹操。凡是虚伪欺世的人,必定想要结交诚实君子,以占卜自己的名声,所以设计抓住唐僧而与他谈禅论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唐僧对众人的言论,也只是老僧的常谈。至于说“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又说“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能悟。”这本来是道教的真谛,而不是虚幻领悟的空禅,佛就是仙。四老说“圣僧乃禅机之悟本”,也可以说是有见识的话。拂云叟说:“禅虽然静,法虽然度,须要性定心诚,总为大觉真仙,终证无生之道。”这也是恰当的宗旨。至于说“我们的道,又大不相同。”这是说天生自然本质,没有破损没有伤害,不需要借助修为,返本还源就能证道。这是有本质却不加以修炼,有知识却不实践,对外高谈阔论而内心缺乏实际益处,这就是他们被称为“操”的原因。

说“我们生来坚实”等话,都是在描述他们的本质,没有很深的意义。至于“道也者,本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什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是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蓏诨言”。又说“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开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这几句话,句句打破禅关的空寂,勾画出玄妙的精髓。一部《西游记》立言的大要,“荆棘岭”这一篇章的核心也在于此!

凌空子说:“拂云的话,分明是泄露了天机。圣僧不必执着。”这是先师借助拂云叟、凌空子之口,显传妙道真谛。既然明白了真诠,就必须知道伪学。“四操”在月明下游玩,原本不是为了讲论修持;四老与木石居住,只成就了赤身鬼使。联章琢句,只是在文辞上用工夫以夸耀奇特;寄情于傲世栖居于山林,悠闲地在林壑中却自我放弃。没有实际的作用和用途,自命不凡,言语清高行为污浊,不知老死将至,也很可悲啊!甚至有修真之人错误认识,把阿娇贮存在心中以采炼阴精;嫉妒正直防备贤能,放纵红莲而破坏了戒行。这就是弄月吟诗,杏仙作合的原因,极其显着地表现出他们的虚伪。

这一回中,猪八戒在荆棘岭的努力展现了他的勇敢和坚韧,而唐僧在木仙庵谈诗的经历则让他再次面临了诱惑与考验。孙悟空的警惕也再次证明了他的机智和果断。师徒几人在这充满挑战的西行之路上,不断成长,坚定地朝着他们的目标前进。从丹道视角来看,《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这一回有着深刻的寓意。

荆棘岭可以看作是修行路上的重重障碍和磨难。猪八戒在荆棘岭的努力,象征着修行者在面对艰难困苦时需要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奋力开辟道路,如同修行者在克服自身的欲望、杂念和外界的干扰,为了达到修行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孙悟空在荆棘岭的表现则体现了修行者的警觉和守护之心。他时刻保持警惕,用金箍棒为大家扫除障碍,象征着修行者需要用智慧和力量来抵御各种诱惑和危险。金箍棒作为他的武器,代表着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行动力,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木仙庵是一个充满诗意和诱惑的地方。三藏与树精藤怪谈诗,象征着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美好的诱惑,如知识、艺术、情感等。这些诱惑看似美好,但如果修行者沉迷其中,就会偏离修行的正道。

孙悟空对木仙庵的警惕则提醒修行者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当树精藤怪露出贪婪之相,试图引诱唐僧留下时,孙悟空的果断行动象征着修行者要用坚定的意志和果断的行动来拒绝诱惑,回归修行的正途。

总之,这一回通过荆棘岭和木仙庵的故事,向修行者传达了在修行过程中要勇敢面对困难、保持警惕、拒绝诱惑的重要道理,为修行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喜欢悟空修真路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悟空修真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