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华盟文章>师友纪事 > 袁行霈学问的气度与格局(第1页)

袁行霈学问的气度与格局(第1页)

袁行霈学问的气度与格局

*袁行霈,1936年生,原籍江苏武进。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并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第八届民盟中央副主席。

十多年前,我住蓝旗营,和袁行霈教授是邻居,经常见到袁先生。他总是那样谦恭有礼,慢声细气,笑眯眯地和人打招呼。袁先生的谈吐气象,很温和清雅,也让人感到文脉汩汩,斯文在兹。袁老师的课上得好,平时寡言的他,一站到讲台上,就意气风发,每当讲到他对诗歌特别的感受时,便滔滔不绝,许多诗意盎然的词句便突然冒了出来。袁行霈常引用陶渊明的一句诗:“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师生间切磋琢磨,教学相长,让他从教书中得到许多人生的乐趣。

我和袁行霈先生交往不算多,但有一件事情让我得到许多向他请益的机会。2001年,人教社编审顾之川先生找我,希望我能与人教社合作,根据当时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编一套高中语文(不是后来的部编本)。我表示赞同,建议请袁行霈先生担任主袁行霈编,顾之川和我任执行主编。我们找到袁先生,他二话不说,非常爽快地答应下来,说这是服务于社会的大事,而且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后来从编写大纲、样章、初稿、送审,每个环节他都积极参加,指导编写组工作。这套教材出版后得到一线老师欢迎,全国有半数以上高中都使用这套教材,一直用到2018年。与袁行霈先生一起,能感到人文学者所具有的淑世情怀。

袁行霈先生的课上得很好,很受学生欢迎。这似乎传承了林庚先生诗性灵动的讲授艺术——我没有听过林庚先生讲课,但曾多次到林府问候请教,能感受林庚先生诗家的风度。袁行霈先生的课并不满足于知识性的灌输,而格外注重调动诗性的感悟,是真正有审美意味的文学课;他也不用PPT,就是板书,一笔一画,那认真写字的过程,本身就给人美的享受。

袁行霈先生讲标准的普通话,我原以为他是北京人,后来才知道他1936年生于山东济南,原籍江苏武进。他的学术生涯比较顺,没有很多波折。1953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一直就在北大任教。1960年代初,他协助林庚先生主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等于经过一番严格的学术训练,得林庚先生“真传”。

袁先生1970年代末开始发表论文,包括《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与陶诗的自然美》《〈山海经〉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魏晋玄学中的言意之辨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等,涉及神话学、文学史、古代文论等各个方面,为学界所瞩目。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把精力集中到古代诗歌研究方面,开设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唐诗研究”“李贺研究”“唐宋词研究”等专题课。袁行霈先生的办法是,为了开课,做专题研究,课讲过几遍,反复打磨,论文也出来了。

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唐诗宋词研究是“硬通货”,做的人多,要创新难,但真有学术推进,影响也会很大。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我是读过几遍的。其中最精妙的,是抓住中国古典诗学中“言”“意”“象”“境”几个范畴进行细致的考辨,以及对屈原、温庭筠、周邦彦等人的研究,均是横通与纵通兼备,博采与妙悟结合。读袁先生的论文,我就联想,现在中文系缺少“文气”,论文的架势和概念往往彼此雷同,让人生厌,而像袁行霈先生这样有作者(诗家)感悟的投入的文章反而罕见了。

此外,他还著有《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概论》《唐诗风神及其他》等论著。其中《中国文学概论》是他在日本讲学时讲稿的基础上写的,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有讲课的“现场感”,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袁行霈于1992年兼任北大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2001年任北大国学研究院院长,他还是中央文史馆馆长。袁先生并非只是待在书斋里的书生,他很关注社会,善于团结人,有气魄也有能力组织团队做一些大的文化建设项目。

他在1990年代后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就是他组织的团队写成的。这套文学史的编法贯彻了袁行霈的设计思想,即“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的理论,以及“三古七段”的文学史分期。这对文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是个突破。此书于1999年出版后被许多高校用为教材。

特别值得提到的,还有由袁先生领衔、多学科权威学者参与编写的《中华文明史》,全面而又比较细致地叙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特点、亮点与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揭示了文明发展的规律与历史经验。这是一部厚重的大书。袁行霈老师说做学问要有胸襟、气度与格局,主编《中华文明史》这样的大工程,也体现了袁行霈先生治学之大气的一面。

北大文科没有院士,有极少的代表性学者被评为资深教授。中文系的资深教授有袁行霈和裘锡圭,是最早评上的,后来又有严家炎。

袁行霈先生耄耋之年,仍致力于兴诗教,厚风俗,为复兴中国文化而奔走呼号。

2023年11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