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华盟文章>有没有穿越成无天的 > 第76章 有余依地的趋近十境界日高峻谦逊心愈沉(第1页)

第76章 有余依地的趋近十境界日高峻谦逊心愈沉(第1页)

第七十六章:有余依地的趋近(十)《境界日高峻,谦逊心愈沉》

灵虚山寺庙在阿明法师的主持下,愈成为周边地区的修行圣地。寺内香火缭绕,僧众们诵经礼佛,精勤修行,一片祥和景象。而阿明法师,因其高深的佛法造诣和慈悲济世的胸怀,声名远扬,前来请教的修行者络绎不绝。

一日,阳光洒满寺庙的庭院,阿明法师正在为弟子们讲解佛法经典。一位名叫玄风的年轻修行者,面容恭敬而又带着一丝崇敬与期待,从远方赶来。他听闻阿明法师的诸多事迹,心中满是敬仰,渴望能得到法师的亲自指点。玄风走进庭院,见到阿明法师,当即行礼,说道:“阿明法师,您的修行境界如巍峨高山,令我等晚辈仰止。我在修行中遇到诸多困惑,特来向您请教。”

阿明法师微微抬起头,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他轻轻扶起玄风,说道:“小友不必如此,我也只是在这修行路上不断摸索前行之人,所悟所感不过是佛法海洋中的点滴。修行之路漫长且充满变数,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机缘与感悟,我们应相互切磋,共同探寻佛法真谛。”

玄风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他说道:“法师您太谦逊了。您的智慧与境界,众人有目共睹。我在禅定修行时,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杂念,思绪纷飞,导致修行进展缓慢,还望法师能赐我良方。”

阿明法师沉思片刻,说道:“禅定中的杂念,犹如风中的柳絮,看似无根,却难以轻易消散。你需先从观照呼吸入手,将注意力集中在气息的进出之间,当杂念涌起时,不要刻意去压抑,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觉察它,如同看着天空中的浮云,任其来去。这是一个需要耐心与恒心的过程,就像在‘资粮地’时,我们需不断积累善根福德,一步一个脚印地夯实基础。你如今在禅定上的困境,正是修行磨砺的契机,通过克服它,你才能在‘加行地’乃至更高境界有所突破。”

玄风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法师的教诲,如醍醐灌顶。我定会努力修行,不辜负法师的期望。”

阿明法师微笑着说:“莫要将期望都寄托于我,你自身的努力与悟性才是关键。在修行途中,我们都是平等的求道者。”

过了些时日,阿明法师决定离开灵虚山,前往各地拜访高僧大德。他深知,佛法的智慧无穷无尽,即使自己在修行上已有一定造诣,但仍需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他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旅途。

第一站,他来到了一座古老的禅宗寺院。这座寺院隐藏在深山之中,四周古木参天,云雾缭绕,透着一股神秘而庄严的气息。阿明法师踏入寺院,便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修行氛围。他见到了寺院的主持慧能大师,慧能大师年逾古稀,眼神深邃而睿智,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

阿明法师恭敬地向慧能大师行礼,说道:“晚辈阿明,久闻大师德高望重,佛法精深,特来拜访,渴望聆听大师的教诲。”

慧能大师微微点头,说道:“阿明法师客气了。你在修行界也颇有声誉,想必也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阿明法师谦逊地说:“大师谬赞了。我在修行中虽有一些感悟,但深知自己的不足。此次前来,就是想在大师这里汲取更多的智慧,以充实自己。”

在寺院的禅堂中,阿明法师与慧能大师相对而坐,开始了一场深入的佛法交流。慧能大师分享了禅宗的修行法门,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他讲述了许多禅宗祖师的公案,如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慧可断臂求法等故事,让阿明法师深受触动。

阿明法师也分享了自己在《瑜伽师地论》修行中的一些体会,特别是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与觉性的方法。慧能大师听后,点头赞许道:“你将佛法融入生活的修行方式,颇有深意。虽然我们禅宗与瑜伽行派在修行方法上略有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解脱烦恼,证悟菩提。”

在交流过程中,阿明法师始终保持着谦逊的态度。尽管他在某些观点上与慧能大师有共鸣,甚至在一些修行实践的经验分享上,他的见解也得到了慧能大师的认可,但他从未有丝毫傲慢,而是像一个虔诚的学生,认真聆听慧能大师的每一句话,用心去领悟其中的智慧。

离开禅宗寺院后,阿明法师又前往了一座律宗寺院。律宗以严谨的戒律着称,寺院中的僧众们严守戒律,生活起居皆有严格的规范。阿明法师在这里见到了律宗的大德明律法师。

明律法师看到阿明法师前来,热情地迎接。阿明法师表明来意后,明律法师说道:“阿明法师能来我们律宗寺院交流,实乃幸事。戒律是修行的根基,不知你对戒律在修行中的作用有何看法?”

阿明法师恭敬地回答:“明律法师,我深知戒律对于修行者的重要性。在《瑜伽师地论》中,也强调了持戒的功德与意义。戒律能帮助我们约束身心,避免造作恶业,从而为修行营造一个纯净的环境。我虽在自己的修行中努力持戒,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法师能给予指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明律法师详细地讲解了律宗的戒律体系,从五戒到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践行这些戒律。阿明法师认真倾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他看到律宗寺院中的僧众们在戒律的约束下,生活虽然严谨,但却充满了秩序与宁静,心中对戒律的敬畏又加深了几分。

在与明律法师的交流中,有一位年轻的律宗僧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阿明法师,您在修行中注重心性的培养,而我们律宗强调戒律为先,您认为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呢?”

阿明法师沉思片刻后回答:“小师父,心性的培养与戒律的持守实则相辅相成。戒律是外在的规范,能帮助我们净化身心,为心性的成长提供保障;而心性的修养则能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戒律的意义,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戒律。就如同在修行的‘加行地’,我们通过持戒等行为来磨砺自己,而心性的提升则能推动我们向更高的‘有余依地’乃至‘无余依地’迈进。在不同的修行阶段,两者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解脱与觉悟。”

阿明法师的回答得到了在场僧众的认可,明律法师也微笑着点头。阿明法师在律宗寺院的这段时间里,深入学习了戒律知识,同时也将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修行经验与这里的僧众分享,彼此都收获颇丰。

阿明法师继续他的拜访之旅,他又前往了一座净土宗的道场。净土宗以念佛法门闻名,道场中回荡着悠扬的佛号声。阿明法师见到了净土宗的高僧净空法师。

净空法师见到阿明法师,说道:“阿明法师,你能来此,想必是对净土法门也有所兴趣。”

阿明法师合十说道:“净空法师,我对净土宗的念佛法门一直心怀敬意。我想了解,在净土宗的修行中,如何通过念佛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以及这种境界与《瑜伽师地论》中的修行境界有何关联?”

净空法师详细地讲解了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和理念,他强调信、愿、行的重要性。他说:“念佛之人,需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通过不断地念佛,将自己的杂念去除,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这种一心不乱,与其他修行法门中的定境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让修行者的心专注于一处,从而开启智慧之门。”

阿明法师认真聆听,他说道:“法师的讲解让我对净土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有关于定境的修行方法,如在‘加行地’通过各种禅定的修习来提升专注力。我想,不同的修行法门虽然各有特色,但都是为了引导众生走向解脱之路。”

在净土宗道场,阿明法师与净空法师及其他信众一起念佛修行。他感受着佛号声中的宁静与力量,虽然他的主修法门并非净土宗,但他依然以一颗谦逊的心去体验和学习,将这种修行的感悟融入到自己对佛法的整体理解之中。

经过数月的拜访之旅,阿明法师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了灵虚山寺庙。他将自己在各地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分享给弟子们。

在寺庙的讲堂中,阿明法师对弟子们说:“徒儿们,此次外出拜访高僧大德,我深感自己的渺小与不足。佛法的世界浩瀚无垠,每一个宗派、每一位大德都有其独特的智慧与修行方法。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进步,就滋生傲慢之心。在修行的道路上,谦逊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就像我们在《瑜伽师地论》的修行中,从最初的‘资粮地’积累资粮,到如今趋近‘有余依地’,每一步都需要我们保持谦逊,不断学习,才能在这无尽的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

弟子们听着阿明法师的话,心中对谦逊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看到师父在修行境界日益高峻的情况下,依然如此谦逊,纷纷表示要以师父为榜样,在自己的修行中摒弃傲慢,虚心学习。

阿明法师看着弟子们的领悟,心中感到欣慰。他知道,只有将谦逊的品质传承下去,才能让佛法在他们这一代乃至更后代的修行者中继续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在修行的道路上找到方向,最终实现解脱与觉悟的崇高目标。在这灵虚山的宁静寺庙里,阿明法师与弟子们继续在修行的道路上默默耕耘,以谦逊为舟,在佛法的智慧海洋中破浪前行。

喜欢穿越成无着请大家收藏:dududu穿越成无着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