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切还能切回去,凭自己的意念就能操纵,和[分身]技能的切换视角差不多,就好像在快递驿站装了台监控,随时可以看到动向。
但这个视野有一个局限性,就是代视者并不t受她的控制,只能被动地看到对方看到的,也听不到任何声音。
不过已经足够好用了,毕竟这只是b级技能而已。
包裹全部取完,六个塑料篮子全部装满。
其实还有十几个包裹装不下,陶赛假借着整理塑料篮子的工夫,趁安楠不注意将它们收进了【仓库】中。
回去的路上,广场的帐篷区起了不小的骚动,好些人往那边扎堆。
安楠好奇地凑过去听了听,回来面露担忧地说:“赛姐,他们说好像台风要来了,怎么办啊?”
她是地地道道的内陆人,以前总能在电视新闻上看到关于台风的报道,不是人被狂风卷上天,就是闹洪灾。在潜意识里,她将台风和灾难划等号。
“台风每年都来,我们停泊点是不错的避风港。”陶赛淡定地安慰她。
停泊点三面环山,唯一朝向大海的那面还是一道窄口。台风来临时,船会剧烈颠簸,但绝不至于被掀翻。
“走吧,我们先回去,”陶赛说,“虽然不用太怕,但还是得提前把作物都收进大空仓。”
“对对对,那是小伽的命!”安楠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赛赛?”
一声熟悉的呼喊从背后传来,陶赛猛地停住脚步,回过头看去。
陶国槐大步流星朝她走来,身后还跟着程丽华和程聪。
陶赛示意安楠他们先走,她一会儿就跟过来。
“我刚在那边一看背影就知道是你。”陶国槐径直走到她面前,一副熟络的样子,“你不跟爸讲要去石锦市做志愿者吗?怎么跑东海来了?”
“嗯。”陶赛冷漠地点点头。
陶国槐用手指了指广场方向,“现在我们被政府安排住在那边帐篷区,人多特热闹。你住哪儿?搬过来我们一起住吧,外面太危险了。”
“不了,我很忙。”陶赛说。
陶国槐被噎了一下,突然想到什么,扭头将儿子推上前,“上次没来得及打过招呼,程聪,来,这是你亲姐,叫姐姐。”
“姐姐。”程聪抬头看着她,鼓起勇气,腼腆地叫了一声。
陶赛若有似无地点了点头,这就算是回应了。
程聪有些被陶赛的冷漠吓到,一个劲儿往后躲。他性格一直孤僻,在学校也不怎么和同学玩,看到陌生人更是怕生。
“这是你程阿姨,你小时候见过的。”陶国槐继续介绍身后的程丽华。
陶赛只觉得烦闷,不喜欢这样的场合,用力挤出一个一闪而逝的微笑,“程阿姨。”
“诶,赛赛,你吃饭了吗?”程丽华眉梢带笑,“要不要下……”
声音戛然而止,她本来想说“下馆子”,但现在大大小小所有的饭店馆子关门了,即使有没关门的,他们也支付不起疯涨的物价。事实上,他们一家现在只能靠政府的救济,住在政府提供的帐篷里勉强度日。
“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陶赛不想继续留在这里说些没营养的话,扭头就走。
迈出去两步,她转过头,目光投向社恐的小男孩,举手抓了抓,“程聪是吧,拜拜。”
程聪谨慎地吞了吞口水,等陶赛已经走出去好长一截路,他才小心翼翼地抬起自己的胳膊,做了一个挥手的动作。
陶赛快步追上了安楠他们,安楠诧异地问:“赛姐,他们是?”
“小时候认识的人。”陶赛说。
随着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地面基地被虫潮吞没,大量的气象卫星与地面失去了联系,强台风“风神”的移动路径无法精确预测。
气象部门只能预警未来两天内,北纬三十度正负五度区域的任意位置都可能处于风暴眼的路径中。
两天后,就在“风神”从南海起一路往北偏西的方向侵袭沿海时,却突然一个90度转向往东而去。
台风眼预计将从东海市北部擦过,再移向日本群岛。
“风神”携带着狂风暴雨一路摧枯拉朽。
台风即将登陆东海的消息传到这座海岛上时,人心大乱,尤其是帐篷区的来自内陆地区难民和幸存者,篷布和简易的活动板房怎么可能顶得住十六七级的超强台风。
远方天空风云变色,他们惶恐万状地往主城区涌去,拥挤、推搡、踩踏和冲障在市区各地不停地发生。
为了维护城市治安,政府相关部门执法者全体出动,组织疏散难民进入室内体育场馆、各小区地下的人防工程。
东海市位于台风多发区,城市排水系统较为发达,基本不会出现内涝情况。但目前来自内陆的避难者和幸存者已经增至原人口的四倍还要多,这对东海市而言,依然是个巨大的考验。
台风来临前,“深海鱼”号上所有露天的货架和塑料收纳箱已经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全部搬运到了大空仓。
顶部的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光伏板也暂时性地撤掉。
因为这场台风,原本开往东海机场的货运飞机全部延期,海运线也暂时中断。
陶赛启动技能[代视],在快递驿站小哥的视野中,他接到了站长在微信上发来的通知,明天开始驿站放假,具体开业时间待定。
她拿出机上,在网购软件里翻了翻显示为在途的包裹,还剩39个,估计都取不到了。
陶赛退出小哥的视野,切换成一个较低的视角。
在她看到的视野里,空间狭窄,周围是帐篷的军绿色篷布,帐篷里只有两个行李包作为睡觉的枕头,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